追求合作共贏
Win win for you and me售前售中售后完整的服務體系
誠信經營質量保障價格實惠服務完善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7-27
智能試劑管理柜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試劑管理柜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為其在更多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在醫療領域,可以用于儲存、管理和控制試劑的儲存環境,確保試劑的質量和安全。通過內置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試劑儲存環境,并通過自動調節設備,保持儲存環境的穩定。同時,還可以實現試劑的自動化分配、使用和補充,減少因人為操作失誤而導致的試劑浪費和使用的錯誤。在實驗室領域,可以用于儲存和管理各種化學試劑、生物試劑等。通過與實驗室自動化設備的集成,可以...
7-6
智能組合柜是基于RFID技術對涉密載體及重要物品提供的一些專業化保管設備,通過對物品鑲嵌RFID電子標簽進行身份信息采集,實現物品在位監控、離位追溯、查找定位、自動盤點等功能。它們是傳統人工管理模式的升級革新,是企業保障物品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不能少的工具。YK110智能組合柜采用靈活組合、分區管理方式對化學品進行智能管理,通過央控制臺采用人臉識別、刷卡等方式控制各單元門開啟,確保領用符合規范要求,同時集成稱重系統,對化學品的使用量進行精細化管理,無感操作,使用便捷,管理高效。...
7-6
1、實驗人員進入化驗室工作前,必須按有關要求,更換工作服,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2、使用儀器設備前,要先檢查儀器設備是否正常,電源接線是否良好。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時,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使用。不允許儀器設備帶病運行,產生安全隱患。儀器設備用畢后,要恢復到所要求位置,并斷開電源;3、實驗時注意不能將液體漏入各種儀器內部,尤其是帶電部分,防止引起火災或電擊事故;4、對電熱恒溫干燥箱等工作中產生高溫的設備,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避免操作過程中被燙傷;5、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
6-26
一、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問題與風險1、相互有影響的儀器設備放置在一起,相互干擾,數據不準。2、儀器設備長期不校準/檢定,準確性無保障。3、儀器設備不做期間核査,性能不撐控。4、儀器設備無狀態標識或標識混亂,容易錯用。5、儀器設備無安全保護裝備,對操作員有安全風險。6、氣瓶沒有分類貯存,無固定和防漏設施,有爆燃隱患。7、儀器設備氣路交叉雜亂,有火災安全隱患。8、儀器設備使用無記錄,出現異常無法追溯。9、儀器設備檔案信息不全,對維護造成困擾。10、儀器設備無強排風裝置,對操作人員有傷...
6-21
高校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是開展科研和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進行儀器設備的管理和維修,以確保其正常運行,減少安全風險,是實驗室管理人員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下面是一些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建議:1.建立儀器設備檔案對于每臺儀器設備,應建立詳細的檔案,包括設備名稱、型號、生產廠家、購置日期、使用人員、存放地點、操作規程、維護記錄等。檔案應妥善保管,以便于對儀器設備進行管理和維護。2.制定儀器設備操作規程每臺儀器設備都應有相應的操作規程,包括操作步驟、...
6-15
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促使我們的社會不斷的在進步。然而,部分化學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等特性,會對人們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脅,如果管理不當,極易導致爆炸事故、環境污染的發生,嚴重損害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應執行“五雙管理制度”,即:雙人驗收、雙人發貨、雙人保管、雙把鎖、雙本賬。1、申購避免試劑重復申請采購和積壓,申購試劑前應先查看試劑存放處是否仍有存余,實驗人員若發現試劑不足時應及時通知試劑申購負責人。2、入庫由至少兩名劇毒與危險物品管理員對劇毒試劑的種類、數量...
6-14
實驗室耗材是重要的物資,需要妥善管理、使用,并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考核。一.明確管理職責實驗室應明確實驗室的安全負責人、檢驗耗材的管理部門。管理部門應制定相應的采購、保管、使用的程序和相應的考核制度。耗材使用部門應明確本部門的安全責任人和耗材管理人員。二.檢驗耗材的分類檢驗耗材包括試劑類耗材和非試劑類耗材。試劑類耗材包括:化學試劑、基準試劑、標準物質、實驗室用水、微生物培養基、試劑盒、相關試劑配制的溶液或固體混合物等。非試劑類耗材包括:玻璃器皿、實驗用氣體、儀器專用耗材、濾紙、橡...
6-13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試劑的品種、數量和用途越來越廣泛。隨著各種化學試劑的大量應用,其安全性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智能試劑安全柜主要是對化學試劑安全管理的需求而設計開發的,主要用于存放化學試劑的安全管理。智能試劑安全柜的技術原理:該設備使用無線射頻識別即射頻識別技術(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通過無線電波不接觸快速信息交換和存儲技術,通過無線通信結合數據訪問技術,然后連接數據庫系統,加以實現非接觸式的雙向通信,從...